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直径4.6厘米 厚0.6厘米 灰青色玉质,器的表面有朱砂。上唇勾翘,张口露齿,“臣”字眼形,角紧贴颈项,边缘出脊齿。纹饰完全用阴线刻双钩技法,刀法刚劲,属商代晚期的玉龙精品之作。 商代玉器表面常有涂朱砂者,说明这种玉器原是商王戚贵族所享用。这种规律性的工艺方法,在鉴定古玉上很有意义。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直径25.3厘米 厚10.2厘米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距今约6000-5000年) 高14.1厘米 宽10.4厘米 龙,是古人心目中的神物。中国人素有崇龙信龙的文化传统,故称为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国家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脊梁。在封建社会,龙又比作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帝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据此可知,那时人们认为龙满身有鳞,能伸能缩,能粗能细...
清乾隆(1736—1795) 高18.5厘米 宽9.1厘米 口径5.3厘米 清朝制玉在继承明代玉器的基础上,有极好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乾隆时期玉器制作已成鼎盛之势。清代玉器选材广泛,除用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外,兼用翡翠、玛瑙、水晶、珊瑚、琥珀、碧玺等雕琢玉器,这些质色多异、造型别致的装饰品给人以绚丽多彩的感受。 乾隆年间的玉器,除原清宫秘藏大至数十、数千公斤重的玉山,小至...
宋(960—1279) 高11.2厘米 口径5.1厘米 宽7.1厘米 足径4厘米、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高15.7厘米 直径13.9厘米 厚4厘米 玉质呈青色,多处有黑褐色沁斑。出廓部采用镂雕技法,双螭螭首相对,伏于璧上,中间以一尖状物相隔。螭圆眼、耷耳、独角,身以细阴线雕琢的圆圈纹及毛纹饰鳞毛,螭身造型卷曲繁复,线条灵活优美。玉璧表面饰乳钉纹,每个乳钉琢磨得规整统一,其地子打磨平整光滑,极显工匠完美的雕琢技艺和高超的治玉水准。 璧作为玉器器型之一...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长2.2厘米 宽0.9厘米
走进天津博物馆“耀世奇珍”展厅,展厅中央的独立展柜中一对清末翡翠缠枝菊花纹环耳扁盖瓶耀眼夺目,可谓是清末玉雕中材质精良、做工精湛的佳作。 观众最大看点是此瓶由一块大的翡翠料抛开制成一对,高42.8厘米,口径9.6×5.4厘米。淡翠绿色,间少许淡粉色,色泽均匀柔和,美丽晶莹。此瓶另一看点是工艺高超,雕琢精湛。盖有桃形钮,盖身及瓶两侧镂雕缠枝菊花纹,颈肩镂空花耳上各套一活环,瓶身光素,抛光匀细,...
清(1644-1911) 高6.6厘米 底宽9.58厘米 寿山石为中国名石,因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一带而得名。寿山石“质地脂润,柔而易攻”,早在南朝时期,寿山石便被当作较为珍贵的雕刻用材料。 提起寿山石雕,就不得不言及清代康熙年间一位著名的寿山石雕刻大师——周尚均。周尚均本名彬,字尚均,曾为御工,因其能根据寿山石“柔而易攻”之本色,因材施艺,技法高妙,而被誉为“当朝第一名手”,其...
卣是一种古代盛酒用品,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流行的时间虽不长,但其形制很丰富,除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常见的器形外,还有筒形、鸟兽形等。它本身无名称,流传下来之所以称其为“卣”,是源于《诗经》、《尚书》等古籍中记载称其为“秬鬯一卣”,而“秬鬯”是古代祭祀时期使用的一种香酒,由此可见“卣”是古时一种专门盛酒器。 河南信阳地区的商代中型墓中出土了一件夔纹青铜提梁卣,在卣中还装有液体,后经北京大学化...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 高15厘米 口径15.5厘米 宽28厘米 墨玉,玉质油润。玉钵为圆体、敛口、鼓腹、平底。整体纹饰采用刻画描金工艺制成。钵内为经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外底为莲花纹,钵外腹部为描金七尊佛像及七佛偈语相间排列,并刻有“乾隆丙午秋御赏”描金款(丙午: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钵是僧人所用的食器,为向人乞食之用,现已罕有僧人托钵乞食。佛钵即佛陀所用之食...
共十页,等大,长28.8厘米、宽12.8厘米、 厚0.8厘米。青玉制成,玉质温润。每片均采用填金工艺雕刻而成。分别为首尾刻升降龙、火焰宝珠及云纹两页,汉文谥文三页,满文谥文五页,共计323字,纹饰精美细腻,字体优美隽永。每一册页均配有一木托,木托与册页之间用黄地织锦相隔,再将装有册页的十片木托放入如抽屉般的大木匣之中,整体做工严丝合缝、精良考究。 此谥册是清道光皇帝为其生母嘉庆帝孝淑睿皇后所...
艺术品与土地、黄金并称世界最优质的三大资产,现在,我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的年交易额在1000亿左右,是三个电影市场的总和。艺术品是世界三大投资品之一,房产和股票都已经实现大众化,最高时的年交易额分别是64万亿和20万亿,权威机构预估艺术品实现大众化市场的年交易额在7万亿以上。那么为什么艺术品这么适合大众投资,却没有形成大众市场呢,那是因为受到了传统市场模式的制约。 图解传统艺术品市场情况...
清(1644-1911) 高13.3厘米 底长21.1厘米 底宽8厘米 所谓山子,本是一种文人墨客置于室内、用于观赏陈设的精美摆件,多是用整块玉石雕琢而成,在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玉料整体外形的前提下,依石之自然施以巧工:或成崇山峻岭间以小桥流水、山林树木;或有亭台楼阁、花鸟人物,进而形成一种高低错落、布局得当的艺术效果。因其成形后极似一座微缩的山水景观,故名“山子”。山子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工...
从我国玉石雕刻用材的历史顺序看,翡翠是“后起之秀”。翡翠,是借鸟羽为名。翡为赤羽雄鸟,翠为绿羽雌鸟。唐代诗人陈子昂《感遇诗十八首》云:“翡翠巢南渡,雌雄珠树林”,恰将翡翠与雌雄对仗。翡翠鸟产于今海南岛、云南一带。用翡翠玉料雕刻的玉器,可能最早见于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道:“吾家有玉罂,梅圣俞以碧玉。宋真宗朝内臣邓保吉见而识之曰:‘此宝物也,谓之翡翠盏一只,所以识之。’公偶以金环于罂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